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食用菌自动生产线常用指南「多图」

食用菌自动生产线常用指南「多图」






目前我国菌包工厂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投资盲目,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规划设计,项目上马后不符合当地生产需求,停产倒闭现象较多;我厂主要生产:装袋机,自走式拌料机,搅拌机,装瓶机,扎口机,恒温箱,粉碎机,烘干设备,接种设备,灭菌设备,自动配料搅拌装机生产线设备。二是生产环节标准化程度不够,在选择和使用上把关不严,接种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不强,养菌环节疏于管理,菌包质量有偏差。 菌包工厂化生产使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式生产模式向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转变,为我国食用菌产业专业化、标准化奠定了发展基础,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品牌**意识增强 自主创新规避风险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个弱势农业项目,一直以来从业者对于自主**保护意识较差,每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艰辛研发出的**产品和技术,通过某种途径在很短时间内会被**进行模仿,让正规的生产研发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近几年,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企业在生产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提档升级,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企业在不断加大产品*的同时,对于使用和保护意识也得到加强,维护了用户的合法权益,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作为国内专业从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成套设备研发的企业,、组合化,可整条流水线使用,亦可单独选用,适应性强,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公司在研发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产品的,宣传公司和产品的同时,有效规避了被侵权的风险。多年来,行业内有一批注重产品自主创新的企业为产业发展不断研发出各种实用型的新设备,促进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向更加工业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随着香菇水分的蒸发,2小时后将筛子里面的烘干的香菇挑起,可适当延长换筛时间,这时应打开主机箱两个上活风门,盖上左右箱体顶盖。



金针菇料内含水量的多少与产量、质量的高低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在出菇期改变常规的管理办法,适时加强水肥管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金针菇与平菇等栽培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出菇期不宜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所以采收菇后培养料内严重缺水,会很难再出菇,很多菇农因此放弃管理,导致产量偏低。所以,水疗养是一个重要举措。   一、保水。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5、待垛内下部温度达到100℃(在菌垛下部*四层处量)后,把垛底边压实,出水口一直保留。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喷水。当金针菇子实体长到3—4厘米,进入伸长期后,每天喷水4—5次。喷水量随菇的长大而增加,掌握空气湿度在90%左右(即子实体基部袋壁附有细水珠为宜),促进子实体迅速生长。同时适当通风,采取干湿交替来抑制菇盖增加和促进菇柄伸长。此阶段喷水量应根据天气而定,晴天多喷,雨天少喷,以防因用水过量而发生根腐病、褐斑病和菇体含水过多而降低品质。切忌将水喷洒到菇盖上,发现报纸破损要及时更换,报纸上有积水要立即倒掉,防止菇体接触水滴产生黑斑点,影响商品外观。   三、补水。菌袋在头潮菇采收后,含水量下降20%—30%,二潮菇采后下降30%—50%。因此,在第1、二潮菇采收后,要立即向菌袋里注水补湿。棚栽的金针菇一般在采完一茬菇后即可进行补水。其做法是:直接向袋中注射营养水,注水量的多少以采菇量为准,即出完多少菇就补多少水,不可使袋内积水。营养水的配方可以参考平菇营养液的配比。



972b173082.cn.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